2010年11月15日星期一

我只不过是一个客家人——客家擂茶

左上图是我家常吃的擂茶模样,就是所有材料放到一个碗里吃。下图是市售的擂茶模样,就是一碗茶配一碗饭菜。其实,说穿了是因为卖相的关系吧?对于不是客家人或不常吃擂茶的顾客来说,“杂八郎”一锅熟的传统客家擂茶,因为看不清碗里的东西所以叫人难以接受吧?分成两碗的做法,视觉上比较赏心悦目,当然也就比较开胃咯(当然不排除有的人喜欢吃干的擂茶)。



身为客家婆,我非常拥护客家经典名菜——客家擂茶(又名咸茶)。小时候家里来了人客,妈妈一定会张罗擂茶待客。即便没有人客到访,父母习惯于响午小睡片刻后,泡制简便的擂茶果腹。所以,客家擂茶在我家又分宴客擂茶和家常擂茶这两种。

通常,宴客擂茶多在父母的寿宴或孩子嫁娶等喜庆节日中出现。宴客擂茶不仅程序繁杂,材料之丰直叫人看了为之心花怒放。虽然很多年过去了,我却难以忘怀研磨擂茶的滋味。。。每次被妈妈使唤的我,用一根番石榴树棒,在陶土擂钵里捣烂以茶叶,花生,芝麻,九层塔(薄荷)和香菜的擂茶原料,一边用力研磨一边加入开水,直到所有原料变成细如粉末的擂茶膏,这时才倾入烧滚的开水直钵满,顷刻间室内一股清香流泻,袅袅绕绕的香气冲入鼻孔直袭脑袋,顿时整个人为之精神一振(最爱的就是这一刻)。看似清淡宜人的擂茶,没想到香气却是如斯霸道吧?

我家的擂茶菜肴尚算简单,但准备工夫也够磨人的。包菜,菜心(一般市售的用树籽菜,又名money菜),长豆和红萝卜,在清洗以后全都切成碎粒或细丝。如果份量太多,就必须每样分开炒(用切碎的蒜蓉和盐巴伴炒)。这样一来,每炒一样菜就必须洗一次锅,最后才把所有炒过的菜混合放在一个大盆具里。妈妈喜欢在快炒好的菜肴里加入冬粉以增加口感,遗憾的是我从小都不爱吃冬粉,所以自己煮擂茶时就省略掉冬粉。还有,有时为了顾及各人的口味,妈妈会准备香菜盐让大家各自添加。所谓香菜盐,就是把香菜切碎,然后加入粗盐腌制;只要在吃擂茶时添加一小匙,顿时风味无穷。

至于平时家常吃的擂茶,通常都是切一小盘包菜,长豆和菜心炒成一碟;有时甚至是中午吃剩的菜肴,然后佐以炒碎掉的茶叶(家里有自家炒的茶叶),加一点芝麻和盐巴,倒入热水就可以咯。还有,客家人吃的擂茶,和一般在市面上卖的有所不同。现在可以看到售卖的擂茶都是配白米饭吃的。客家人大多喜欢配着“米仔”吃。所谓“米仔”,就是经过浸,蒸,晒,炒的过程,把白米变成易以携带和贮存,也是客家人为逃难所发展出来的特殊食材。但是,如果要有饱足感,当然还是和着米饭吃比较耐饱啦。米饭也不纯是白米饭而已,当中也有好几种变化。若是喜欢重口味,可以用切碎的虾米伴炒;若是素食者或比较注重养生,就只用蒜蓉和长豆伴炒成菜豆饭那样也行。

从小吃到大的平民擂茶,如今却登上时尚的殿堂,俨然成为养生的保健食品。爱美的女人不必为了减肥而挨饿或挨刀,只要把擂茶变成桌上常客,所有的丑女人和懒女人都有瞬间遇见美丽的可能。


做法:

 1. 客家擂茶所需材料(只是菜肴部分):树籽菜,包菜,菜豆,青蒜(这是我不按牌理出牌所添加的),豆干和菜铺。

2. 首先把所有材料切成碎粒。树籽菜除外,只需稍加切小片即可。听我家婆说,树籽菜在洗净的过程中要稍加用力搓揉,这样吃起来的口感就会比较软嫩。

3. 把切碎后的菜分别伴以蒜蓉和盐巴兜炒,豆干和菜铺也下锅炒香。

4. 事前煲好的白饭,用切碎的虾米炒过待用。重口味的人,可以准备多一些切碎虾米,另外再爆炒一碟咸香虾米佐料。

5.& 6. 老公爱吃干的擂茶,所以要像外面卖的一样,摆美美端给他(他的汤没有加芝麻)。有没有发觉擂茶的汤色不是一般的浅绿色?这是因为这碗擂茶没有加入研磨的花生和芝麻,所以色泽比较深色。说到这个擂茶汤,那可是我的婶婶用了多种新鲜茶叶和草药,用搅拌机大量生产出来的(她有卖擂茶膏)。婶婶的擂茶膏自有一股草叶清香,一般市售的擂茶膏是无法比的。

我这个客家人,当然就是所有材料捞着吃咯。汤里还加了芝麻,香!

2010年11月12日星期五

sushi & me——失败中学习

看,还可以吧?哈,其实不是我偏爱“滴水”型的寿司,只是自己手笨,寿司在我的手里怎么也搓不圆。:p


对于喜欢吃的食物,我总爱亲自动手做。由于超爱吃日本寿司,虽然明知寿司易学难精,也胆粗粗地做了好几次。只是每次都没有抓到要诀,做出来的寿司色相和味道都不怎么样。没办法啊,制作寿司耗资不菲,又不能天天做,所以想要做到熟练精巧,看来不狠下心落足本钱是不行的咯。


1. 紫菜一包和日本米(两杯)。当然少不了做寿司必备的竹帘。

2. 寿司的基本材料:日本青瓜,unagi鱼,虾肉otak-otak,芒果,蜜瓜,鸡蛋和寿司调味料如醋,沙律酱以及芥末。

3. 首先先把日本米洗净,然后加入四杯水放入饭煲煮。饭熟后,再把四汤匙的醋倒入米饭中搅拌均匀。其实,醋的份量可以依据个人口味斟酌加减。要饭团酸一点,不妨加多一点醋哦。

4. 在等待饭熟的过程,可以把准备的青瓜,蜜瓜和鸡蛋(先把鸡蛋加入少许白糖搅拌,然后用平底锅煎成omelet状)切成条状。芒果切成片状,unagi也切成条状。至于otak-otak就拿去蒸个十分钟待用(事后发觉拿去烤炉烘烤会比较香)。

5. 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开始动手做咯。记得要准备一碗醋水在桌上,因为当手或刀沾到黏黏的饭团时,在手或刀上沾一些醋水就可以把黏稠感去掉。

6. 竹帘上放一张紫菜。紫菜上面放入一些饭团,头尾两边尽量留白;记得饭团要压实。

7. 在饭团上面加入一条青瓜,鸡蛋和蜜瓜;再在上面淋上沙律酱就可以把紫菜卷起咯。

8. 卷好的紫菜卷。

9. 这时用竹帘包裹着紫菜卷,一手压着竹帘上方,另一手去拉竹帘下方,借以压实紫菜卷并进行固定和塑型。

10. 定型后的紫菜卷就可以用沾了醋水的刀子切成片状摆盘咯。
喏,成型咯!

这是unagi芒果寿司。看来我并没有压实,饭团和生菜及芒果之间有空隙哦。失败!

2010年9月8日星期三

悲惨的马来西亚华人




生为马来西亚的华人,我不禁要自问:是不是前世造孽太深,今世轮回落籍成为马来西亚华人?

马来西亚华人,到底犯了什么错要不停地被砍,被杀?不要误会,我不是说我们的际遇像印尼华人那样被排华的政府杀害(别傻了,那样暗无天日,惨无人性的大屠杀,当然是有“后台”默许甚至是计谋性地进行的)。而是,我们——马来西亚华人,在日常生活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无时无刻都得担惊受怕,会被华人印度人马来人砍砍砍。。。

活在马来西亚,除非不出门,一旦人在路上,试试看到平日鲜少光顾的食阁或摊位用餐,包你吃到一肚子火!遇到我们的华人同胞“司头”就甭说了,不论来者(顾客)是何种肤色,一律以生意利益为先,杀!若是碰上印度“波士”,也一样来者不拒刀刀狠!换作是马来 “tauke”,见到华人顾客自己送上门,根本就是磨拳擦掌,把刀磨得霍霍有声,视华人如死鱼般宰割。

不是吗?试过在高速大道两旁的休息站用餐吗?试过在街头巷尾的马来摊位吃饭吗?即便是普普通通的一碟nasi lemak,摊贩们都有本事要你付出“镶金”的代价。我曾经好几次当面质问业者,为什么是这个价?可不可以告诉我个别食物的价钱?告诉你,他们根本就答不出来!也曾亲眼看过马来老板怕我(华人)知道正确的价钱,而向马来顾客打眼色,要他们先拿食物到座位去吃,老板随后再过去算钱。这样公然的举动,真的彻底伤了我的心!!!为何非要有一把尺,来丈量各族之间的距离?为何非要在心中划下一条准绳,狭隘地把各族划分为富人和穷人?而又是为什么硬生生地把华人一律视为有钱,而马来人就是被压迫的弱势族群(为什么只要一看到黄皮肤的华人,就会联想到细皮嫩肉的唐山藏,非得飞擒大咬方休?难道所有华人都是有钱人嘛?即使华人全都富贵,那又关卿何事)?

如此想来,当我游走在河内或胡志明,被当地人“砍”至血淋淋时,竟是何等幸福的事;因为他们不当我是自己人,我对他们来说是外国人,而对待外国人,他们无需记挂同胞之情,所以“下手”可以不留情面。可悲的是,当我回到热爱的国土,我们一起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各族同胞,他们还是把我当外国人看待。。。我不禁要问:我们到底是谁?为什么国家给了我们身份证,却又认为我们华人是过客(当我行走在他国时,我一再告诉外国朋友“i am Malaysian ”却从不说自己是马来西亚华人。外国朋友也不会多此一举地说我是malaysian chinese)?难道马来西亚人不足以证明我的身份?我们的国家为何一直拒我们华人于千里之外?这有如一个男人娶了一个女人回家,给了她“正室”的身份却又告诉她不爱她;这叫人情何以堪?你要嘛干脆跟我离了婚,要嘛好好让我享有老婆的待遇;不要尽在那里怀疑我折磨我!

我们的政府一再喊口号“1 Malaysia”,喊得响彻云霄;却是华而不实,甚至口惠而实不至。我每天每天活在这片土地,却看不到任何一个马来西亚的希望。


注:写着写着突然想起明天是马来同胞的新年,我难过(指以上情况)但还是要向他们说声selamat hari raya。 

2010年9月4日星期六

河内游(十)综合。尾声

Liberty Hotel,坐落在河内老城区(旧城区)。这是在网上找到的酒店,我们在那里住了一晚(USD 18/room),下龙湾和沙霸的配套就是经由它帮我们订的。

标准套房的设施尚算洁净完善(只留宿一夜的话,这已经太超过了)。



这是我们在河内吃过最贵的一餐。由于要赶去看水上木偶,我们在剧院附近(也就是还剑湖附近)随便找了间店就进去了。虽然明知价钱比路边摊贵很多,但是一想到在路边摊也是被砍得血淋淋,还不如真正享受一餐高档的。不过,食物太叫人失望了。我们点了鸡扒,鱼扒和炒牛肉(价钱分别在98,000VND到128,000VND之间);虽然是西餐,但是呈上来的菜不中不西,根本就没有抓到西餐的精髓。一顿饭下来(还有一两杯饮料),折换回马币大约七八十块。不过,心想在路边摊吃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也就释怀咯(不过路边摊好吃很多)。

 像这样的挑夫(有男有女),穿梭在河内的大街小巷,根本就和当地市容融为一体了。从这里就可看出越南城市还处在新旧交替的阶段。要经过一段长时间,这些属于本土特色的“流动风景”才会消失吧。

前往下龙湾的路上,看到停在交通灯前的摩多车阵;这让我想起了胡志明市。在河内较少看到呼啸而过的摩多大军,所以河内相对地安静许多。

这是红河(Red river)红河始于中国云南的大理,流经越南河内的老街省,在中国和越南之间形成一个边境。它是越南境内,继湄公河之后第二大的河。

还是往下龙湾的路上。像这样贩卖法国面包的小贩,街道旁每隔个大约2公里就出现一个。同样的装备,同样的姿势;不同的只是面罩下的脸孔。在这样车来车往的大路上,有谁会停下车跟他们买面包呢?(河内的法国面包比较短,馅料也独沽一味只有香肠配番茄和黄瓜。一看就知道是卖给鬼佬吃的,没诚意。看看胡志明卖的法国面包,搭配的馅料还真不少呢。)

 这里是到下龙湾必经的休息站。里头除了卖一些手工艺品,也有员工即场展示越南特有的刺绣艺术。

每个人案前都有一张sample,只要对照着绣,一幅美丽的作品就出现了。


我很喜欢黄绿树叶和蓝白色系的这两幅刺绣。只是价钱实在开得太高,又不能杀价,所以都没买。有拍一张close-up放大来看,他们的刺绣手法很不一样的哦(小幅的大概 8 x 8 ,要价USD15 ,大幅的好像蓝白色那个不超过 16 x 20就要百多块美金了)。

这个有趣。这是在沙霸酒店的房间钥匙。很特别吧?就一块铁片插在门把上就可开门了,还只此一间哦。


这是四人份的午餐。在下龙湾时,handsome总是囔囔食物份量太少;眼下这个够份量了吧?我们在沙霸的酒店点菜时,没想到端上来的食物会那么大份;所以一人叫了一份套餐(有一饭,一汤,一菜,一肉和水果)。结果把我们吃撑了。幸好这里是农村地方,厨房不吝啬多放一些蔬菜,不管你叫什么菜色,他们都给你一堆菜;所以吃得还满健康。只是卫生方面有待加强,因为我们在其中一碟菜里,夹出一只“小强”。。。

晚餐时,我们就学乖了。我们只点了两份套餐和两盘炒河粉。不过,食物上桌后,看起来还是很多啦。真伤脑筋。不过,庆幸的是,这次没有找到“小强”。

这是沙霸博物馆。建筑物看起来很新,只是里头缺乏打理,脏兮兮的仿佛尘封多年(怎么越想就越发觉越南人的工作态度和我们的马来同胞很像?你自己想想看。。。)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沿着这条路走到市集。

这里是爱情市场。不过,由于是礼拜二,看起来不是很热闹。

像这些编织的手工品到处都在卖,买之前要落足眼力挑选,然后才杀个满意的价钱。

 市集中心有座教堂,外观看起来和一般教堂不一样。这个趣致些,卡通些。

 母女俩一个表情(娃儿是女的吧?)。

像这样的药材店很多,只是本身对药材一窍不通,无法分辨其真伪,所以即使听说很便宜也没敢买。

这里的建筑物很有欧式风。看鬼佬都喜欢坐在里头“叹咖啡”。

一位村姑死心不息地在守候。。。

好多漂亮房子,有的是酒店,有的是餐厅。好吧,下次我就住这里,吃这里,哈。

2010年9月3日星期五

河内游(九)最后的路

午餐后,话不罗嗦,赶紧往前走吧。我们还要去网友力荐最美丽的村落——踏梅村(Ta van village) 。是喔,为什么只有这个村庄才有中文名啊?cat cat & lao cai的中文名叫什么?(我知道火车站叫老街火车站,那么 lao cai village应该老街村吧?)

为何我仰天大笑?因为我想到一件事。。。

喏!怎么有人把雨衣穿破成这样?这么烂,还可以遮风挡雨吗?

 ta van的村落一路上都是平地,不像lao cai,蜿蜒的山路,走惨了!(想想,应该是走完高山,来到了平原吧)

 陆续看见房舍或店家,开始出现少数民族做生意咯。。。

 这里是该村小学。只是,为什么我们俩在狂笑?无他,只因想起那个可怜虫的雨衣。。。(原本是Alice穿的,弄烂了就跟Sim对换穿。没办法,父债子还,老婆的破衣老公穿;天经地义)

走着走着,都不觉得这里有多美。就随便拍拍。。。(心里不禁嘀咕:网友有没有搞错?这算哪门子的美?很普通啊!)

 有小孩经过就赶快拍,他们不会愿意停下来给你拍的。。。

此路也是一滩的水。。。,雨到底要下到什么时候?

 圈养的畜牲。

 晾干的苞粟。

忙碌的村妇。

腿软的handsome。

 又在逮机会和村民合照的无聊人。。。

走出村子,这些一路上陪伴我们“上路”的少数民族也是时候回家了(她们就住在这村子里)。不好意思,没和你们买东西咧。你们就当作锻炼体态吧(不过,该锻炼的是我吧?)。


在等待小巴来接送我们回酒店。讽刺的是,下了一天一夜的雨,这时候却停了。。。

别咯,踏梅村。我们要上车咯。小巴已停在大路旁等候,当然我们又是最后一批上车的(拍照嘛)。车子一开动,我总算明白了网友的话——踏梅村是最美的。没错,原来它要由高处往下俯视,才能挖掘它的美呀。我这一发现太迟了,车子已在行驶离开中;而我的座位是贴着山壁的这一边,想要拍下全景已是不可能的事了。心中的懊恼促使我下了一个决定:下次我一定再来,还要在九月份的收割时节来。到时候,我要拍下遍地黄金的踏梅村,再也不要带着遗憾离开。

注:由于laoc cai village是在蜿蜒的山区里,所以所到之处都是高高低低的梯田。我们只要往左右前后望,就会看到连绵不断的梯田(因为我们根本就走在山坡)。但是 ta van village地势比较平坦,走在村子里头,我们只能近距离看到局部的田地,所以也就没办法看到大面积的田园。直到走出村落,又往高处走到大马路时,才得以一窥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