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星期日

汤种豆渣面包(实验版)Okara Bread


我的实验版汤种豆渣面包(左角图)。大胆地把原本的芝麻豆渣面包,变成包馅的汤种豆渣面包。这是自学面包只有四个月学龄的我,目前为止最为疯狂的经验。因为,我不仅把豆渣面包变成汤种+包馅,还把同样的面团分一半出来做成坚果面包(详情下面分解)。

汤种豆渣面包脱模之前。面包表层沾上了罂粟籽(poppy seeds)罂粟籽含有1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以及10多种人体必需却不能自身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神奇植物。

8个圆面包里头,我把其中4个做成包入南瓜馅的南瓜豆渣面包。豆渣面包本身没什么味道(因为糖份本来就少,而我也擅自减少了盐份),带有黑胡椒味道的南瓜馅料,和我预想中的那样,跟豆渣面包出奇地对味(我有个特殊癖好,会事先预想食材之间混搭而成的味道。想象得出来是好味道的,就照着心里想的做了;想象不出来的则不敢轻举妄动)。


我是吃饱没事干了罢?
不然干嘛硬要把直接法的食谱转换为汤种法呢?
想说皮痒也该有个限度,
为什么硬要碰我从中学开始就没搞懂的先乘除后加碱呢?
看了汤种计算法老半天,
恨自己当年没有在数学这科目上下过苦功。
(arhhh~ ~ ~)

先说说在四个月前,
我懵懵懂懂做了人生中的首个手工面包。
但其实那时根本不了解手揉面包的操作,
所以理论上来讲
那个面包都不能算是我第一次
用手搓揉出来的面包。
(所以成品的质感可想而知)

对于那次面包的口感,
我还记忆犹新。
虽然不懂得手揉面包,
但我也吃得出
那款面包好比法国面包般扎实。

这件事一直放在我心上,
自己总想着有一天还要试试那个食谱。

是的,
豆渣面包,
我要再次挑战你。
不过得先把你变性——
变成口感类似传统甜面包的绵软。
(想说普罗大众对甜面包接受度比较高)


汤种豆渣面包(可做8个圆形面包)

材料:               原食谱                     汤种食谱
高筋面粉           350g                         327g                                     350g - 137g*(1/6)  
豆渣                   100g                         100g
黄糖                   1 tbsp(15g)         1 tbsp
速发酵母           3/4 tsp(约4g)      3/4 tsp
盐                       1 tsp(5g)             1 tsp(我只用1/4 tsp)
温无糖豆浆*     180cc/g                    66g(我在揉面时又加入15g)    180cc - 137g*(5/6)
橄榄油               2 tbsp                       2 tbsp(30g)
                + 汤种面团(即23g的高筋面粉114g的豆浆

汤种计算法 =(350g + 100g + 15g + 4g + 5g + 180cc/+ 30g) *20% = 136.8g-->137g


内馅:南瓜丝       120g    红萝卜丝       50g    香菇  1朵(切丝)
调味:盐   1/4 tsp   砂糖   1/2 tsp      黑胡椒粉   适量  葡萄籽油   适量

装饰:蛋液 适量  罂粟籽 适量

*为了配合我的南瓜馅,我将豆浆换成鲜奶。因为我想象不出豆浆混搭南瓜的味道。
**内馅可做4个圆面包(面团净重83g)。你可以依自己喜好替换馅料和装饰。


做法:
1)将汤种面团的面粉(23g)倒入锅中,接着慢慢加入114g的水/豆浆拌匀。接着开小火,不停搅拌至混合物煮成浓稠的糊状。放凉后,盖上保鲜膜,移入冰箱冷藏1小时以上,备用。
2)接着把所有材料(橄榄油除外)以及步骤1的汤种面团混合成不黏手的面团。把面团移到案板上,像洗衣那般搓揉,一边分多次加入水,一边搓揉至不黏手的面团。
3)边加入橄榄油边继续搓揉。接着捉住面团一角,将面团朝桌面用力甩打出去,接着对折再转90度,一直重复此动作直到面团可扩展即可。
4)面团收圆放在容器里,在面团表面喷洒些水,接着盖上湿布或保鲜膜让其发酵1个小时。
5)准备馅料。下适量油到平底锅,爆香香菇丝,接着加入南瓜丝和萝卜丝炒香,最后加入调味料即可。
6)发酵好之后,将面团的空气拍出,然后把面团分割成8等份(我在这里先把面团一分为二,一半的面团加入坚果后才让其松弛。另一半分成4个滚圆后松弛)。接着逐一搓成圆形,盖上湿布让面团休息15分钟。
7)我分别把坚果面团做成4个圆球,间隔排放在已抹油的模具里(9寸中空模),在表面刷上蛋液,再撒些罂粟籽。接着把南瓜馅包入另外4个面团里,收口捏紧。面团表面刷上蛋液,捏着面团底部,往装着罂粟籽的碟子沾,然后摆在模具的空位上,进行1小时的最后发酵。
8)预热烤箱175度c,烘烤30分钟或表面呈金黄色泽即可。


我是根据以下的连接,把原食谱的直接法,换算为汤种法。

私房记录:
- 汤种计算法是根据1份面粉5份水的比例,事先将食谱中不超过25%的面粉和水份进行糊化,进而让面包保持湿润且柔软的状态(以上汤种食谱是以20%的面粉+水来计算)

- 第一次尝试换算汤种食谱的朋友,若看了上述食谱也还不是很清楚计算法,那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啰嗦列明一下:

汤种面团这样算——(350g + 100g + 15g + 4g + 5g + 180cc/+ 30g) *20% = 136.8g-->137g,即原食谱的干材料和湿材料的总和684g乘于20%等于136.8g(进位为137g);所以汤种面团实为137g

那么汤种面团里的面粉和水的比例为何?

我们先来算1份面粉——  350g - 137g*(1/6)  ,即137g除于6(至于为什么是6,而不是5或4,我猜想应该是1份面粉 + 5份水的总和),等于22.8g(进位为23g);所以面粉是23g。

再来算5份水—— 180cc - 137g*(5/6) ,即137g除于6(为什么是6,理由同上),等于22.8g再乘于5(记得是5份水哦)得114g;所以水份是114g。

- 算出汤种面团的份量,千万记得要在原食谱里把面粉和水的份量减一减哦。
我不介意再列明如下:

原食谱的高筋面粉 - 汤种面团所占的面粉,即350g - 23g = 327g;所以有汤种面团的新食谱,只可以加入327g高筋面粉。

原食谱的水份 - 汤种面团所占的水份,即180cc/g - 114g = 66g;所以有汤种面团的新食谱,只可以加入66g的水份。

- 其实我不知道这个汤种计算法牢不牢靠?很希望有能人异士自动留言打救我这个烘焙新丁。

经过糊化的汤种面团。左图是待凉的面团,右图是盖上保鲜膜欲进入冰箱冷藏的面团(保鲜膜必须贴着面团表皮才不至于在冰箱干掉)。

刚出炉的汤种豆渣面包。看得出面包和面包之间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吗?(左图。左边的面包比较高)。眼尖的朋友也许看得出面包不仅有高低之别,也有粗面和滑面的分别呢。在右图,我分别标上黄色星星和绿色星星的符号。黄色星星是包入南瓜馅的豆渣面包,它发的比较高,表面也比较滑溜。绿色星星是包入南瓜籽仁、核桃碎和葡萄干的豆渣面包。它比较矮,表面是坑坑洞洞的。我制作时是以罂粟籽的多寡来区分两者,看出来吗?南瓜面包的表面是密集式铺上满满的罂粟籽,坚果面包则散落式撒上适量的罂粟籽。

面包是要送给大姐家的。会把豆渣面包做成两个口味,是考虑到人多口杂,有的人喜欢南瓜,有的人则爱坚果。我自从做过一次南瓜馅料的面包(http://wwwsheclub.blogspot.com/2013/07/cheesy-pumpkin-bread.html),就想着再做上一次。上次为了迁就爱人的口味,还特地加入肉碎和芝士,这次则完全将他排除在外,我将南瓜馅料做成纯素的。这次的豆渣面包是淡的,所以我还加入适量的糖到南瓜馅里(上次那款面包因为有加入芝士,面包本身已经有甜有咸,所以馅料就没有再加入糖,盐也只放一点点)。庆幸这样的决定是对的,我的南瓜豆渣面包没有什么大问题(至少我看不出来^0^),个人很满意这样的成果哦。

但是,另外4个分别加入了20g南瓜籽仁、核桃碎和葡萄干的坚果豆渣面包就没那么幸运了。我完全忘了这些干干的坚果会消耗面团的水分。所以若要加入这个份量的坚果,面团的水分应该还可以加多20g罢(这是我的“预想”)。我下次一定要试一试,把这个汤种豆渣面包做成坚果版本的。

这是同一天做的面包。我一共揉了两份面团,做了三款面包;分别是南瓜面包(左上图。总共做过三次,一次比一次好。开心)、长条餐包(左边中间图。做成kosong的,可以夹香肠或鸡蛋美乃滋)和一体两味的豆渣面包。

长条餐包和南瓜面包出于同一份面团,都是属于传统甜面包的类别;这也是一般人容易接受的面包。

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

南瓜面包Pumpkin Bread


满满的南瓜泥仿佛破蛹而出,令我的面包看上去黄澄澄的煞是美丽。。。 

南瓜泥 + 南瓜籽仁 + 杏仁片,这么饱满的南瓜面包,仅仅是视觉上就已经让人满载富足感。

因为这个金瓜面包的份量很大(用了2份面团做成一个面包),所以我一开始就很kiasu,面包在烤箱里只烤了15分钟左右(我一直转换介于175 - 190度C之间的温度烤了50 - 60分钟),我就快快盖上锡箔纸,直到最后十分钟才把锡箔纸移开。结果面包表层是满美的没错,可惜的是南瓜籽仁和杏仁片没有烤到焦焦的,所以咬下去没有很香。

但是面包的蓬松度和柔软度方面无疑是尤甚前作(我是在做了芋泥面包之后,跃跃一试想把芋头变换成南瓜和番薯/地瓜)。我自己看到成品时都惊喜得不得了,庆幸家人吃了也都赞好

 我早前制作芋泥面包时,食谱的面团份量可以做3个6寸的戚风蛋糕中空模(欲知食谱和做法,请看: http://wwwsheclub.blogspot.com/2013/09/blog-post.html 。这次我准备了紫薯(紫薯泥:紫薯170g + 椰子油30g + 黄糖20g)和南瓜(南瓜泥:190g + 椰子油20g + 黄糖20g),一份面团加上约2/3的紫薯泥,做成一个6寸的紫薯面包,另外2份面团加入南瓜泥做成一个8寸的南瓜面包。可是我的南瓜泥不够,于是就把剩下 1/3的紫薯泥也加到南瓜面包里。当然我不是把两者混合,而是将南瓜泥铺在面团的一端,剩余的尾端地方才衔接铺上紫薯泥。反正都是切片吃的嘛,只要将两者分明切开不就得了。^0^

南瓜面包比紫薯面包美,所以我就不给紫薯面包照相咯(因为紫薯色泽太深了,好像中毒似的,卖相不怎么好)。。。

既然手上还有紫薯,我当然不会忘记尝试做做紫色的花型面包(上图右角)。我之前用红薯做过两次,自己喜欢的不得了(http://wwwsheclub.blogspot.com/2013/08/sweet-potato-bread.html)。因为有了那么美好的经验,我早就心痒痒想试试其他颜色的番薯面包。可惜紫薯做出来的花型面包,不仅色泽不及红薯面包,就连味道上也失色不少呢(就番薯味不够浓郁)。奇怪的是,我是照着原食谱同样的份量来做的,只是把红薯变换成紫薯而已啊;我想也有可能是我买的紫薯不够新鲜罢(因为蒸过的紫薯很干而且不容易压成茸状,不像之前的红薯轻易地就压成湿润的泥状)。

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

听,面包在唱歌。Bread Song


爱人问我:就那么喜欢做面包吗?

喜欢啊。怎么会不喜欢呢?面包不像人,你怎么对待它,它就怎么样回报你;你对一个人再好,他/她不领情也是徒然。可是面包任你揉圆搓扁,你想要它变什么样就成那个样。我是这样告诉爱人的。

未沉迷于手工揉面包之前,我发过短暂却美丽的免揉面包梦。当时每每混合好做面包的材料之后,在等待静置于室温下发酵的面团时,我都不舍得将视线从面团那里挪开半秒。

许多次让爱人瞧见了,他很是诧异:你为什么一直蹲在那里看着你的面团?我说:我在看面团发酵的气孔啊。爱人更是惊讶得不得了:面团发酵要一直看住的咩?

呵呵,爱人怎么能体会我的感受呢?每当我看见透明塑料盒里的面团,因为发酵的缘故而产生的气孔缓慢地膨胀、收缩,俨然是个缓缓蠕动的生物体。在这一收一缩之间,气孔逐渐由小变大、变多,我的内心也跟着竖起千千万万个气孔,而这些气孔全被澎湃的感情所填满。我深怕悸动的情绪会一涌而出,所以总是按耐着让自己屏住呼吸和心跳,仅以双眼贪婪地注视着那足以令人目眩神迷的美丽气孔。在这一刻,能不能就让我一个人静静地、傻傻地呆在一角,在音乐的陪伴下,只做着这么一件事?但是很多时候,我甚至连唱机都忘了打开就投入到面包的世界。因为一旦深陷到面包里,我打从心底哼唱着欢畅的曲子,耳边似乎响起成串跳跃的音符呢。听,面包正透过气孔来歌唱哦。。。

还曾经听过这种说法:喜爱下厨的人,藉由烹调的过程来释放郁闷、悲伤、愤怒或不安等负面情绪,仿佛烹饪拥有疗伤或慰藉心灵的神奇魔力。可是我伤心、生气或浮躁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做任何料理的。每一次在开始进入烹调之前,我必须让心情沉淀到最平稳的状态。当烹煮的进程愈发得心应手,我的内心愈发亢奋以致双手颤抖。每当出现这种状况,我必须向自己喊话:停下来、静下来,现在还不是时候,千万不能在此刻有任何闪失啊。。。

说也奇怪地,经过这样一番的心理调适,烹调总能顺利进行到底而将我沸腾的幸福感推向最高点。所以说,做料理时的我,是拥抱着怎样一种好心情啊。。。

(也许经由我的双手制作出来的食物不是最美味的,但是我相信你一定吃得出我发自肺腑的满腔欢愉。)


 葱油面包(可做4个橄榄形面包)

材料:
(A)传统甜面包   1/3份(见芋泥面包:http://wwwsheclub.blogspot.com/2013/09/blog-post.html
           无盐牛油         30g(我将适量的Mozzarella Cheese切成长条状)
           盐                   1/2 tsp(每次都忘了写,我用的是海盐)
           葱末               100g(是青葱哦)

(B)蛋液   少许

做法:
1)面团松弛后,分割成4等份,一一滚圆。把面团搓长成橄榄形,刷上蛋液,直接进行最后发酵。
2)把奶油、盐和葱末拌匀,放在塑料袋里(我省略此步骤)。
3)面团发好后,用蘸水的刀片从中间切开一刀。
4)塑胶袋剪个口,把葱馅挤在刀口里(我就把芝士条铺在刀口上面)。
5)移入预热烤箱,以185度C,烤12分钟即可(在烤箱还剩下5分钟时,我才把葱末撒在面包上烤)。

我的葱油面包,可以套用一句港剧里常见的无厘头式对白来形容——失败中的失败!以Cheese条来替代牛油并没有什么不对,问题出在我的芝士条准备得太多了,结果烤了15分钟融化的芝士都没有收干的迹象。我看着流满整个面包表层的芝士,它还白嫩嫩地淌在那里,要烤到微焦,似乎还要多待个5分钟呢。结果20分钟后出炉 的葱油面包,就成了上图的模样。

这张照片是面包出炉后立刻拍下的,当时看起来还行。只是我啊等到第二天才拿来吃,却发现面包出奇的硬。我不晓得问题出在哪里,只是必须承认这是我做手工揉面包以来,成绩最糟糕的一次。

虽说不清问题出在哪里,但我还是保持惯常的思维逻辑来推理。一,葱油面包是跟芋泥面包同一份面团,芋泥面包即使到第三天还是湿润柔软的,所以猜想问题不出在面团。二,我用同一份甜面团分别做了2个芋泥面包和4个葱油面包。面团一开始是同时发酵的,直到整形后要进行最后发酵时,我分别把第一份芋泥面包放在加入一杯热水的烤箱里(最后发酵时间为1小时),第二份芋泥面包放在阴暗的纸箱里(最后发酵时间为1小时30分钟)以及第三份的葱油面包放在客厅的桌面上(最后发酵时间为2小时以上),想说借着不同温度的地方错开面包之间发酵完成的时间。葱油面包是最后一个进入烤箱的,所以它经历的发酵时间最长。但奇怪的是,虽然经过漫长的发酵时间,它直到进入烤箱前也只是比原先大一倍而已。反而是在烘烤的过程中才膨胀成2倍大。三,就像之前说过的,因为芝士条准备得太多,以致烘烤的时间延长了,加上我的烤箱在经过长时间的烘焙有点不听使唤,所以葱油面包就烤得过头了。

周老师的葱油面包。橄榄形是我的软肋,好像每一次遇到橄榄形都没有好结果哦。

2013年9月15日星期日

芋泥面包Taro Bread


由于我在芋泥里头拌入了初榨椰子油(extra virgin coconut oil),因此芋泥和椰油巧妙混合出香浓的诱人气味。说穿了,那是身居在南洋的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其中一种传统风味呵(好像潮州芋泥甜品)。

令我感到惊喜的是,芋泥配上杏仁片,让原本就充满芋头和椰香的面包更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只可惜我的芋泥颜色稍浅,怎么看都是灰灰的,外表没有很吸引人啦(我这才醒悟外面卖的芋泥面包是加了多少的色素啊)



话说那天想做水粿吃。兴冲冲拿出电子秤、粘米粉和其它所需材料。按下电子秤的开关钮,结果电子秤没有任何声响,荧幕上也没有任何显示。这下糟了!电子秤没电,我怎么测量材料啊?甭想做了,唯有乖乖收拾所有东西。

这一扰攘,我才想起,以前那需用秤呀?从前在老家做黑糖木薯糕、金瓜糕、包子、粄粿或面粉粿的,几时有用过秤子?还不是靠目测和手感来做的吗?曾几何时,我这么依赖电子秤了?这个发现真的蛮惊人,我的心有自废武功的戚戚焉。

原来在没有秤的客观环境底下,我已经丧失了徒手制作面食或糕点的勇气。我再也不相信自己的双手和眼睛,所以一旦发现电子秤没电了,我的反应不是像之前那般,靠过去累积的经验来做,而是选择鸣金收兵,不做了。

为了学做面包/烘焙,我必须斤斤计较,所以仰赖电子秤。西点不像中点,它不能随意增减材料,丝毫的更改,出来的成品都可能有天壤之别。中点就可亲许多,水多一些则绵软一点;粉多一些则扎实点。不论成份多寡,总能把糕点做出来,好坏之分因人的喜好而异,反正也都还能入口。所以,学做面包或蛋糕,电子秤是必须的。没有它,我断不敢贸贸然开工;只是我没想到现在连做一些家常的糕点,也是非电子秤不做——觉得有点惨咯。

这里顺便一提,有的人奇怪我为什么唯独对待面包特别严格(近乎严苛),对于中式糕点却放松很多?像玉蜀黍粉、木薯粉、澄面粉甚至糯米粉都是不好的东西,为什么我又采用?而做面包为什么坚持选用初榨橄榄油、初榨椰子油、葡萄籽油、未漂白中筋面粉等等?其实我是这样想的:那些传统糕点不常吃,一年最多也不过吃几次(在我家的情况),所以无法替代的材料也就用用无妨。至于面包,它几乎是日常早餐必备,所以对于那些可免则免的添加剂或可替代的成份,我当然严加把关,决不轻易误入食品的危险误区。

不晓得我这样子的做法,对不对?


芋泥面包(可做3个6寸的圆模芋泥面包) 
       
材料:
(A)牛奶            200g(我用full cream milk)
           速发酵母  4g
           高筋面粉    330g 
           低筋面粉      70g(我用未漂白中筋面粉)
           细白砂糖      80g(我用70g的brown sugar)
           盐                    4g
           蛋                    1个(约 50g)

(B)无盐牛油      40g (我用for baking的橄榄油)

*以上材料为传统甜面包的基本面团(1份)。

(C)芋头(净重)    360g(我只有300g,所以我只做两个芋泥面包)
           细白砂糖        60g (我用40g的brown sugar)
           鲜奶油            60g(我用40g的椰子油替代)

(D)杏仁片  少许      蛋液  适量 


做法:
1)将材料A全部混合均匀(预留1/3的水),搓揉成团。
2)把面团移到案板上,像洗衣那般搓揉,一边分多次加入水,一边搓揉至不黏手的面团。
3)边加入牛油边继续搓揉。接着捉住面团一角,将面团朝桌面用力甩打出去,接着对折再转90度,一直重复此动作直到面团可扩展即可。
4)将面团收圆,收口朝下放入容器内并盖上保鲜膜,进行基本发酵约2小时30分钟。
5)将芋头去皮切小块,以大火隔水蒸20分钟以上,直到筷子可刺入即可。接着用擀面棍或叉子把芋头捣碎,加入糖和鲜奶油拌匀,放凉备用。
6)将模具抹油防粘,备用(若有用到布丁杯或其它“道具”也必须抹油哦)。
7)将面团压出空气,秤总重量后分割成3份,滚圆后静置并盖上保鲜膜,松弛约15分钟。
8)把面团擀开成 15 x  30 cm的长方形,抹上160g的芋泥(我只做两份,所以抹上一半的芋泥)。接着直直卷起来成条状,所有收口捏紧,朝下。条状面团打直,用刀或刮板从中间切开,尾端约一寸地方不要切断,把看到芋泥的切面翻上来,左右两条互绕(尽量让看到芋泥的切面面向上方)。
9)把缠绕好的面团(同样尽量让看到芋泥的切面面向上方),绕一个圆圈放在已抹油的模子里。表面刷上蛋液,撒上少许的杏仁片。最后发酵到满模(约一小时)。
10将面团移入预热烤箱,放在烤箱的最下层,以195度c烤30分钟即可。
11)面包冷却后用刀从边缘切开即可脱模。

*食谱来源:周老师《天然手作面包101道》

私房记录:
-这是一次有趣的经验。我第一次制作这个花式造型的芋泥面包,没想到也挺容易上手的。只是我的模具不是很完善,所以面包的外形多少有受到影响。
-我的模具分别是6寸活动蛋糕模和7.5寸的普通圆模。最后发酵完成后,6寸那个面团发得就比较高,7.5寸那个就比较矮。烘烤过后,发觉7.5寸先进烤箱那个烤得刚刚好,第二个进烤箱的6寸活动模反而圆圈中心有点湿气,有点烤不熟的嫌疑。我怀疑是不是因为它太高,所以显得厚了,我家那个有问题的烤箱就有点束手无策了(所以脱模之后又拿去烤了15分钟)。
-芋头是上一篇做芋头糕剩下的,所以我将它拿来做面包。只是我的芋泥色泽偏浅,所以面包的表面看不出缠绕的纹路。
-我的芋泥馅里没有使用鲜奶油,那是因为(一)鲜奶油是反式脂肪,不想特地买来用(二)我觉得椰子油和芋泥也很搭。
-我只制作两个芋泥面包,还有剩下三分之一的面团我拿去做葱油面包了。食谱会在下一篇分享哦。

我第一次用这个活动蛋糕模来烘烤面包。原本周老师的说法是用做戚风蛋糕的中空模,没有中空模的就用一个布丁杯放在一般圆模的中间。可是我既没有中空模也没有布丁杯,唯有善用手上有的任何“道具”咯。还有,我的烤箱火温不均匀的问题好像越来越严重,我一下子要拿锡箔纸全面遮盖表层,一下子又要分别局部遮掩。哈,真的是拿来瞎忙。

看到吗?我把制作水粿的杯模放在活动蛋糕模的中间,这样不就成了戚风蛋糕的中空模吗?只是我心急,面包还没有完全冷却就把它除下来;结果本来美美的面包脱模后就有点垮跨的。还有,我的芋泥真的有够灰,在没有紫色的衬托下,照片完全照不出面包表层缠绕的纹路(这点我有点小介意哦)。想象一下:芋泥的紫和面包的黄(因为涂抹了蛋液)相互交错,那会是怎样一幅美丽的画面?

我的“天才”创举,换来的就是花了不少时间泡在厨房里头慢慢地、逐个地洗刷26个杯子蛋糕/松饼模(左图)和20个水粿模(右图)。水粿模就算了,至少它平平滑滑的很容易清洗。松饼模可惨了,曲曲折折的洗得我叫爹叫娘哎哟喂。。。

洗好的模具整齐地排放在烤箱上面,顺便利用烤箱的余温烘干这些折磨人的小东西。


我的芋泥面包不算成功,但是味道至少hold住了;只是造型和烘烤的掌握能力方面还需要加紧努力。

周老师的芋泥面包附有详细的步骤解说图,即使是第一次尝试的新手也能轻松掌握哦。


2013年9月12日星期四

传统芋头糕Taro Cake

隐约透露出淡紫色泽的芋头糕,内容不算丰富,但是对于想要吃到芋头原味的朋友经已足够了。当然有的人喜欢加入腊肠/火腿/烧肉,但我连加入虾米已感到相当罪恶,所以我的芋头糕除了虾米、只加入香菇和葱粒,表面再洒上葱花和白芝麻就好。

芋头糕的表面装饰花样很多。有的人喜欢洒上葱花、红椒丝、虾米、炸葱粒甚至佐以另外煮熟的肉碎。这些我倒无所谓,我比较着重的是sambal辣椒啦。没有它,芋头糕就没什么吸引力了。^0^(我的香茅素sambal做法,请看:http://wwwsheclub.blogspot.com/2013/05/vegetarian-sambal.html

其实我对这次的芋头糕有点失望。就芋头本身没有芋头的香气,五香粉也似有似无;这好比没有灵魂的美人,整体上简直是大打折扣。庆幸拌着一起入口的白芝麻和辣椒,大大提升了芋头糕在舌尖上留下的余味(那炒得香香的白芝麻,搭配芋头糕简直是完美)。



约莫十年前,
我做过一次芋头碗粿。
那是我从一本教做传统糕点的食谱抄来的。

那是我第一次学做芋头糕,
成果出来发觉色香味都很好,
只是糕体本身软绵绵的好像果冻那般。

我以为哪里出了问题,
想说若爱人及家人嫌弃,
最坏打算就是把它丢掉算了。

幸好爱人的哥哥识货,
把那个我以为是失败的芋头糕
其实是芋头碗粿全部打包带回家吃!

哈。。。

因为要自制芋头糕,
让我想起了这桩陈年旧事。
这次我绝对不会把芋头糕和芋头碗粿给混淆啦。


传统芋头糕

材料:
(A)粘米粉    200g
           澄粉          30g
           粟粉          30g
           水            800ml

(B)芋头     500g(切丁待用)
           水        400ml
           虾米      50g(泡软后切成粗粒)
           葱头      40g(切成茸)
           香菇      5朵(切碎)
           油         4 tbsp

(C)胡椒粉     1 tsp
           五香粉     1 tsp + 1/4 tsp
           盐             2 tsp + 1/4 tsp(若没有沾着辣椒或其它佐料吃,还可以加多1/4tsp)
           糖             1 tbsp

(D)装饰:青葱    适量(切碎)        白芝麻   适量(炒香)


做法:
1)粉类过筛,加入水搅拌成无颗粒状,备用。
2)热锅下油,爆香葱茸,陆续加入香菇、虾米和芋头丁,闻香后加入水和调味料(C材料),把芋头煮至软(汁水快收干时,芋头也就差不多软了)。
3)加入粉浆(A材料),续煮至混合物变成浓稠的糊状。
4)将煮好的芋头糊倒入已抹油的10寸糕盘里,放入锅里隔水蒸约30 - 50分钟即可。

*我综合了以下两个食谱,改良成以上的芋头糕版本:


私房记录:
- 我的煤气炉大火太旺,要长时间蒸东西时,都要隔一个二十分钟左右去加水到锅里。很多次过了时刻才想起要加水,结果一开锅盖发现锅里早已没了水,锅底还透着红红的火光,看来再迟个一时半刻,恐怕我要葬身火海了。见过鬼怕黑(差不多变鬼啦),我现在都用中火来蒸东西(顶多是中大火),所以这次蒸了50分钟(其实40分钟也够了)。用大火的朋友,约莫30分钟就好了。
- 巴杀里有卖本地芋头和泰国芋头,我其实心里没谱要买哪一种比较好。只是又圆又短的泰国芋头好像不怎么新鲜,所以我买了外形偏长的本地芋头。回家切开一看,芋头内部呈淡淡的米白色,紫色的纹路也不是很明显,当下心里就觉得这个芋头一定不好吃。
- 果然,整个蒸煮芋头糕的过程我都闻不到半点芋头香。我当时还以为等芋头糕冷却后就会闻到香气的(这毕竟是我第一次自制芋头糕,所以对于芋头还没有多了解)。结果直到吃进嘴里我还是吃不出芋头该有的芬芳咯。
- 我发挥惯性的怀疑,加上适度的推敲,问题应该和以下三点有关:(一)是不是买的芋头“不美”呢?(二)还是我的五香粉应该加到1又1/2 tsp(好像五香粉的味道也出不来)?(三)像我常做的金瓜糕,我都是先把葱头、虾米和香菇爆香后捞起来,锅里只剩下一点点渣滓,才把金瓜块加到锅里去煮。金瓜煮好捞起后,在混入粉浆时才把爆香的材料混合均匀的。因为觉得这样子的做法,爆香的材料才不会因为跟着金瓜一起浸泡在水里熬煮而变软或失去香味。所以,这次我很后悔没有把爆香的香料捞起,而选择直接加入芋头丁以及水一起熬煮。
- 以下大力推荐芋头碗粿的食谱:(A)芋头500g、粘米粉150g、水4杯(1000ml)、油2 tbsp、虾米30g、葱茸1 tbsp、香菇3朵和腊肠4条。(B)胡椒粉1/4 tsp、五香粉1 tsp、盐2 tsp和糖1 tbsp。做法:1)芋头刨丝,下油煮软,水逐渐加入煮至浓度适中。2)虾米、香菇和腊肠切粒,分别爆香后加入芋丝中同煮,接着加入调味料。3)筛入粘米粉,搅匀,熄火。4)玻璃碗内抹油,倒入芋头糊,放入蒸笼隔水蒸约1小时。5)取出,用涂油汤匙压平表面,洒下炸葱粒、青葱和芝麻即可。

我买的芋头白白的,淡淡的紫丝隐约在其中,没有很多很明显咯。听人家说,好吃的芋头,一定要有很多深色的紫色丝丝才好。
冷却后的芋头糕(左图)。因为不是一天里面吃完,所以我不能潇洒地把葱花和芝麻大把大把地洒在芋头糕上面做装饰(不然隔夜后的芋头糕会臭掉)。切几片芋头糕放在碟子上,再适量地铺上葱粒和芝麻,是不是美味很多(右图)?

刚开始以为芋头糕会硬(因为切片时看到切口粗粗的),可是咬了一口却发现口感刚刚好,不硬不软,自己倒满意外的。


2013年9月8日星期日

转化糖浆——自制月饼必备Homemade Moon Cake Syrup

我用黄糖自制转化糖浆,所以糖浆的色泽黝黑发亮,好像封藏多年的陈年老蜜。只是我不是今年要用的哦。明年见吧,我的转化糖浆。。。


突然兴起想试试亲手做月饼过中秋。

但是这和我一直坚持的“无添加”或“少添加”的饮食有点背道而驰。因为月饼不管如何少油少糖,即使是亲手homemade,都不可能会变成所谓的“健康月饼”或“养生月饼”(除非里头的材料换到完,但那也不叫月饼了)。我当然是爱吃月饼(很不幸,几乎所有传统节日的糕点我都爱),只是对于这一年吃一次的应节美食却是又爱又恨。

不想让自己言行相悖,我试着找出月饼的种种缺点。不仅高油高糖份,还要添加枧水方能制作的月饼;想也不必想,绝对不用列入在我的自学名单里。但是话说回来,有谁可以告诉我:泡打粉和苏打粉、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奶油和乳酪奶油。。。,何者为毒?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从中要做怎样的取舍,来烹调日常的料理?现在,就连奶粉都被三聚氰胺污染,有什么是还能吃的?不对,应该是有什么是地球上的人类不能吃的?我们身处的社会已然中毒,我想应该没有所谓“零污染”的食品了(想想我们吃进了多少毒素)。我多么希望有哪一位专家能够明确的列明:塑化剂、亚硝酸盐、三聚氰胺。。。,何者最毒?那么,身为消费者的我们,能够凭着这样一张list来决定自己要吃下哪些比较不毒的毒。这样说来虽然有点消极,但是我认为这也是消极中最积极的做法了。。。

想到这里,还觉得月饼不健康吗?再怎么毒,也不过一年吃一次而已(比起我们每天吃下的毒,其实也还好吧)。

就学吧。。。


转化糖浆

材料:
细砂糖     400g(我用黄糖brown sugar)
水             180g
柠檬汁       50g(我的柠檬有点小,只有42g)

做法:
1)取一不锈钢锅(铝锅和铁锅不行),加入糖和水,稍微摇一摇让两者混合,以中小火煮开(无需加盖)。
2)接着加入柠檬汁,煮开。转小火继续煮40 - 60分钟。期间,锅壁会不时沾上糖水,为了避免糖水结晶,用蘸水的毛刷沿着锅壁扫,毛刷流下的水分会把结晶的糖流回锅里。
3)在熬煮的过程中,切忌离开。务必观察糖水的变化。若水分挥发得快,可以盖上盖子(全程无需搅拌。煮得越久色泽越深越美丽)。觉得糖水快好时,用汤匙舀一点上来,稍待冷一点时,用两指蘸一点糖浆,用力捏紧两指再分开,可以拉出细丝即可熄火。
4)待糖浆冷却后(冷却后的糖浆会比热的时候浓稠得多),装入干净的玻璃罐内封存一天之后就可使用(可至一年都不变坏,而且封存越久风味越佳)。



私房记录:
- 我用小火煮了足足50分钟,糖浆终于有点“牵丝”的效果(即两指蘸点稍冷的糖浆,接着两指捏紧再分开,之间会出现细线)。我看见牵丝有点兴奋,于是又多熬了十分钟,足足煮了一小时才熄火。可是就因为多煮了那个多余的十分钟,我的糖浆冷却后竟然浓稠得像麦芽糖!
- 我担心一年后糖浆会硬得无法转动,想学原食谱说的加点水再煮一会至想要的浓度。但是又担心再煮一次的糖浆能否储存一年?当然,最后还是决定加点水让糖浆稀释一些,再煮多十来分钟即成( 最后的成品只比蜂蜜浓稠一点点)。
- 原食谱一直强调熬煮糖浆的过程无需搅拌,可是加水再煮时因为要混合糖浆和水,所以多少也搅拌了些。我担心糖浆的品质会变,所以决定找一天再试试用白糖做一罐转化糖浆。

我用400g的黄糖,做出大约450g的转化糖浆。我把它装在豆豉罐里。豆豉罐装满的容量约为475g。

只是我煮了一小时的糖浆,熱时还好好的、美美的,冷却后才发觉竟浓稠得像麦芽糖(看到没有?左图汤匙上的糖浆浓得快滴不下来)。。。

我有点担心明年今天糖浆硬化到不能用,所以又加了适量的水去煮。左图是第一次煮好冷却后的状态。右图是加水再煮过以及冷却后的状态。是不是稀释很多?

2013年9月3日星期二

猫山王榴莲松饼Durian Muffin

A for apple, B for boy, D for ... D for Durian!乖乖不得了,我的榴莲松饼全数出炉咯。总共12个,我趁热偷吃了一个,呵!)。有没有看出我的用心?大大的一个D字,好像在拍商业资讯广告poster哦。


呼之欲出的新鲜果肉。。。不过很可惜冷却了之后,榴莲肉就不可能像直接现吃榴莲那般fresh了(多多少少会干一点点。真的就一点点)。。。

趁热吃永远是最对的决定。看,那鲜嫩欲滴的榴莲果肉,怎不叫人垂涎三尺?我的榴莲松饼完全不带任何香精和色素,大爱(我本来想说是人间极品咧)!

摆美美拍照远比享用成果更让人兴奋。。。



我想我是疯了。。。

看看我这三天做了什么?

大前天夜里开始浸泡黄豆,
前天一整天耗在厨房磨豆子、
挤豆汁、煮豆浆。

昨天又揉了两份面团做香葱肉松卷。
静置面团发酵的过程中,
赶紧又着手用前天煮好的豆浆做美乃滋。
从早忙到晚上八点刚好爱人的家人到!
(就是要做给家人吃的)

今天又忙着将昨晚的猫山王
做成Durian Muffin。
(托家婆的福,昨天收获了一袋猫山王榴莲)

都怪我一早就闻到煤气的臭味。
一直去查看煤气有没有泄露,
却发现原来是冷藏在冰箱里的榴莲在作怪。

不行,
今天就得把它解决掉!
立马上网找榴莲的食谱(却发现寥寥可数),

最后决定把不多不少
刚刚好300g的榴莲肉拿去做松饼咯。

p/s:在做这些的同时还要兼顾日常家务
如打扫、洗衣和煮饭等等。
没有一点疯狂的基因,恐怕是move on不了我这根懒骨头。



榴莲松饼(12个8号muffin纸杯)

材料:
(A)低筋面粉    300g(我用285g未漂白中筋面粉unbleached all purpose flour)
           发粉   2 tsp(我用泡打粉baking powder)
   苏打粉  1/2 tsp(我不用)
   细砂糖  100g(我用80g黄糖 brown sugar)
   盐    1/2 tsp

(B)溶化牛油 75g(我用初榨椰子油)
     鸡蛋      1个(约50g)
     牛奶      175ml(我用full cream milk)
           榴莲肉        300g(净重。约9 - 10颗榴莲


做法:
1)取一容器,用手动打蛋器打散鸡蛋,加入砂糖继续搅打,然后加入溶化牛油,搅匀。
2)接着加入牛奶和一半的榴莲肉,搅拌均匀。
3)把粉类过筛,然后加入盐。
4)用刮刀把所有干和湿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即把步骤3混合到步骤2里)。切忌过度搅拌,只需稍微混合成面糊即可(不然松饼会硬哦)。
5)用汤匙舀面糊倒入纸杯大约一半的量,然后倒入适量的榴莲肉,再放一些面糊覆盖。
6)放入预热190度c的烤箱,烤25-30分钟。

**我的做法跟原食谱有些许出入(更动了某些步骤上的细节)。

私房记录:
- 我是这样烤的:前面二十分钟把烤盘放在烤箱中上层,后面十分钟就把烤盘移到烤箱的下层。这样做,我的Durian Muffin表面就不会焦,而底部也刚刚好熟透又不会变硬(12个松饼我分两次进入烤箱)。
- 面糊只要稍微混合,即使还有一些面疙瘩也无妨,因为静置一会就会慢慢混合均匀的。
- 其实100g的糖份刚刚好甜而已,喜欢甜食的朋友已无需再减。我把它减到80g,松饼本身只有淡淡的甜味(咬到榴莲肉才会比较甜)。反而,松饼的盐味比较突出,像极了英式下午茶首选——司康(scone)。总之我个人满意这样的味道,会推荐这道料理给喜欢吃榴莲的朋友。因为我虽然超爱吃榴莲,但是却非常排斥榴莲制成品,但凡榴莲糕和榴莲甜品(榴莲cendol例外),全部都是香精的味道,讨厌死了。可是这个松饼却完全没有添加香精,所以吃起来是纯正的榴莲飘香。
- 通常我homemade的料理都尽量不放任何添加剂。但是因为要送人的,所以有加入泡打粉(一方面也担心完全不加入添加剂,成品失败的话猫山王就太冤了)。学做面包以来,我总算明白了一件事:吃的人不管你在制作料理的背后,花了多少心思去监控食物的营养和过滤无谓的毒素,他们在乎的只有两件事——外表美不美?一口咬下去好不好吃?而往往要做到这两点,糖啊、油啊、泡打粉啊和苏打粉甚至不得而知的添加剂啊。。。不放多一点似乎还不大可能完成呢。

这么扎实的大块头,而且还是高热量的果王,吃一个就好饱。。。

排排坐。。。真的好可爱哟。。。

装在这样的包装盒里,有没有像市售的产品?哈。。。我想太多了。。。